2025年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半年度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7-28 16:4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一、当前推进情况

(一)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1.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8000人(下达嘉兴市任务850人),截至6月30日项目整体进度达90%,实际已完成846名护理员取证工作,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成。

2.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截至6月30日项目已全部完成,已正常开展理赔工作。

(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1.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850人,截至6月30日项目整体进度达90%,实际已完成846名护理员取证工作,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成。

2.为60周岁(含)以上户籍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截至6月30日项目已全部完成,已正常开展理赔工作。

3.建成示范性养老驿站50个,截至6月30日项目整体进度达77%,其中,7个点位已完成建设,其余点位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工。

二、优秀典型做法

海宁市高质量建设示范型养老驿站,打造原居安养幸福样板

海宁市创新构建"1+X"养老驿站服务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和因地制宜原则,在实现“一村(社)一照料中心”的基础上,推进X个养老驿站建设,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村(社区)末梢。目前,全市养老驿站日均服务量突破1000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8%,打造了具有海宁特色的原居安养新模式。1、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家门口”养老服务补给站。坚持“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服务理念,创新建立“三问”工作机制。在养老驿站建设前,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问需于民,精准掌握老年人服务需求;建设过程中邀请老年代表参与设计,问计于民;建成后开展满意度测评,问效于民。坚持群众全过程群众参与,真正实现“群众点单、政府配餐”。如海洲街道百合养老驿站根据老人需求设置乒乓球桌,斜桥镇华丰村养老驿站融合助餐、健身等功能,打造小型养老综合体。2、坚持因地制宜,实现“一点一景”差异化发展。以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为原则,突出城乡均衡发展,分别从老年人口分布、服务需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等多个维度,结合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分布情况进行选址建设,支持将人大联络站、党员先锋站、民情茶室、天然集聚点等现有资源,整合建设养老驿站,既提高设施使用效益,又保留地方特色。如硖石街道水月亭养老驿站由海宁名人沈鸿旧宅改造,在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传承地方文化;黄湾镇黄湾村养老驿站利用原党建展馆,让老年人重温革命历史;盐官镇桃园村养老驿站结合党建网格和老年集聚点布局,打造“红色养老”示范点。3、坚持双轮驱动,激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建立养老驿站"双轮驱动"运营机制,通过专业服务与群众自治的有机融合,为养老驿站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一方面充分发挥照料中心的专业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将驿站运营纳入村(社区)照料中心购买服务范围,构建“1个照料中心带动X个驿站”的服务网络,从机制上确保养老驿站高质量可持续运行。另一方面积极培育群众自治力量,积极推广盐官镇桃园村养老驿站“人手一把钥匙”管理模式,鼓励老年人互帮互助、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目前全市已形成第三方运营、村居管理、居民自治等多元化运营模式,并通过“市镇村”三级监管和967890养老服务热线构建了全方位的质量监管体系,今年以来养老驿站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监督,确保工作进度和项目质量。

(二)加快项目进度。按照项目早投用、群众早享受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节点任务,合理安排工期,全力加快项目建设,9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报道民生实事项目,扩大社会知晓面,扩大项目受益面,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养老服务工作。

(群众咨询电话:0573-83958976,联系人:丁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