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共富十助”解困难群众所忧所急所盼

发布日期:2023-03-06 14: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浙江省嘉兴市在册困难群众17670户、26033人。为解决他们的所忧所急所盼,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嘉兴市2022年起充分发挥城乡先行优势,筹划启动困难群众“共富十助”专项行动,从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多方面入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数字助力,落实精准识贫机制。依托困难群众精准画像(精平扶)系统,服务不同类型困难群众,持续完善“民生一卡通”“浙农帮扶”“助残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项目化应用场景,深化“三走”(走下去、走进门、走近人)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形成动态监测、返贫预警、精准帮促、信息反馈闭环链。2022年,嘉兴市主动发现困难对象5480人,审批认定1083人,采集困难需求581条。

兜底助困,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共富十助”专项行动要求,完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增幅不低于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稳步提高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水平,保障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50%;因重病、重残以单人户方式纳入低保范围的对象全额发放低保金。2022年嘉兴市低保标准达到1070元/人/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达到21153元/人/年,均位列全省第三。同时,通过发放基本生活价格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爱心虚拟岗“补助”、支部结对帮扶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困难家庭保障水平。

救危助急,解决突发临时困难。为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嘉兴市完善自然灾害金融支持体系,提升农业保险覆盖面和农村住房保险保障水平,提高灾害救助补助标准,及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救助,情况紧急的给予“先行救助”。2022年共开展临时救助3359人次,支出603.49万元。

减轻困难群众支出负担

圆梦助学,扩大学生资助范围。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嘉兴市减免代管(收)费、住宿费,稳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的营养餐补贴和生活补贴标准,将学前段到高等教育困难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发动慈善力量、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设立奖学金、捐资助学、帮扶结对,给予关爱。

安心助房,改善日常居住环境。实施城镇住房保障提标扩面工程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保质提标工程,持续完善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补充的公租房保障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开展“暖巢行动”,按照每户不超过3万元的改造补助标准,实施居住环境改造提升、家具家电添置等。2022年共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帮扶4000户改善居住条件。

多元助医,减轻就医购药负担。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困难人员资助参保率、政策落实率均达到100%,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85%以上;优化“大病无忧”保险,开展暖心关爱医疗服务;筹建医保暖心无忧基金,对困难家庭和个人大病医疗费用实行负担封顶机制,个人自付医疗费化解在3万元以下、家庭自付医疗费化解在5万元以下,动态清零化解率达到100%。

爱心助行,提供暖心出行服务。实行公共交通免费政策,在册困难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有轨电车。完善特殊人群公共交通出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大设施适老化改造力度。优化特定人群打车出行服务,深化“红船旁的爱心车队”建设,为困难群众、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建设95128出租汽车电话召车服务平台,鼓励巡游出租车优先保障困难群众、老年人乘车需求。

提升服务困难群众水平

精准助收,持续增加家庭收入。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创新实施“强社惠民”改革,推广实施“持股增收”“增收贷”“共富体”等共富系列项目。深入推进“飞地抱团”低收入农户持股增收计划,对吸纳低收入农户参与入股的村每年按照低收入农户分红金额的50%给予补助。目前,全市累计立项“飞地抱团”项目8个,吸纳低收入农户8800余户,户均年增收4800多元。

温暖助心,关注心理健康需求。健全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机制,建立“组团式”结对探访机制,困难群众探访关爱率达100%;依托“嘉心在线”,探索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组建心理顾问、专业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等心理服务队伍,为困难家庭中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心理健康服务。

幸福助养,做好特殊群体保障。面向困难老年人、因灾因事故致贫困难群众,分别开展“幸福助养”“救危助急”行动,依托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康养保健等服务;制定出台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落实集中供养,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范围和服务项目,将困难家庭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纳入养老服务补贴。(中国社会报  嘉兴市民政局 于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