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锚准养老五问,筑起老年人共富梦

发布日期:2022-04-21 09:5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今年以来,桐乡市围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紧盯“养老五问”,即“谁要养老”“在哪养老”“谁去服务”“谁来保障”“养老怎样”,努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让每一位桐乡老人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浙里长寿”生活。

一是锚准“谁要养老”,全方位梳理服务需求

(一)围绕能力评估,精准摸排老人需求。会同医保部门组建评估专家团队,委托第三方机构上门评定人数达6000余,确认重度失能老人达5000余人;开展失能老人专项调查,深入11个镇街217个村社,摸排中度失能老人2100余人,深入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展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对1950名低保低收入老人中评估确认失能老人390余人。

(二)围绕困难程度,精准制定补助政策。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将重度失能老人纳入长护险服务范围,加强长期护理保险运营管理,严格审批定点服务机构,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28家,受益人数达5820人,基金共计支出9565万元。调整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对低保老人按重、中、轻度失能情况,分别给予每月500元、250元、150元养老服务补贴,低保边缘老人减半补助。

(三)围绕痛点难点,精准推出特色项目。破解“吃”的难点,实施“助餐送餐”提升行动,现有提供助餐服务照料中心200家、养老机构5家、助餐企业22每年服务1800多人。破解“护理”痛点,实施护理服务“阳光行动”,对中度失能老年人提供23项菜单式护理服务累计服务2100余人。缓解居住困难,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全市从低保、低收入计生特殊家庭优抚对象中筛选确定500余户为实施对象围绕五个方面功能,细化改造内容,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二是锚准“在哪养老”,全局化规划设施布局

(一)围绕顶层设计,完善设施布局规划。推进“机构跟着老人走”行动。编制《桐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深化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市镇村社4类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重点布点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毗邻建设,新建小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用房集中配建,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一盘棋”。

(二)围绕床位需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复兴路728”综合养老生态园园内形成“线上+线下”“公办+民营”“养老+医疗”“机构+居家”的综合养老服务“生态链”同时全市深入推进安和居护理院市康养老中心等市级重点养老项目及乌镇屠甸濮院等镇级养老机构建设项目累计投资额将达10亿元同时深入完善村社区1+N”养老驿站建设

(三)围绕医养结合,推广“养老院+护理院”模式。一是养老院内设护理院,如颐康养护院、凤鸣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洲泉镇养老服务中心同步建成护理院,医养康养深度融合。二是医疗机构内设养老院打造屠甸高桥、濮院等医养结合中心利用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闲置床位拓展养老护理服务重点保障重度失能老年人三是养老机构内设立医务室,方便在院老人简单就医取药。如和济颐养院、椿熙堂照护之家内设设医务室,解决老年人门诊需求。

三是锚准“谁去服务”,全立体提升服务供给

(一)围绕家庭养老,推进机构服务搬进家。扎实推进“家院融合”,紧紧围绕“一个方案、一批对象、一套流程、一个标准”,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和居家上门服务试点项目。围绕“失能照护难”“经济支出难”“困难求助难”等痛点问题,从失能、低保、因病致贫、独居、高龄等45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中确认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20张,居家上门服务500人。

(二)围绕护理质量,推进金牌照护工程。围绕养老服务人才提升“三大工程”,即金牌照护普惠工程、匠心工程、孵育工程,深度依托3家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养老护理员项目制培训、超龄养老护理员培训。年培训超过1200人。同时依托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有序开展职业技能认定。

(三)围绕康复需求,推进辅具租售平台建设。打造“银龄汇”“安康租”等两家康复辅具中心建立辅具租赁服务网络,累计租售服务达800余万元。实施辅具租售计划建立市级康复辅助器具中心、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辅具服务站、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辅具服务点三级康复辅具租售平台,供给康复需求

四是锚准“谁来保障”,全社会参与给予支撑

(一)围绕体系建设,推进政策库升级。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升级“桐享康养服务体系“政策库”4.0版,围绕政策制度、设施布局、居家提质、机构增效、农村补短、数字提升、“银发经济”等八个方面举措,完善养老服务生态体系,推动人人享有多样化、普惠型的基本养老服务。如在政策制度上,修订完善照料中心评估等8项制度标准。

(二)围绕多元参与,推进社会参与养老服务。鼓励慈善助力养老服务,通过定向捐赠等方式,爱心企业资助养老服务项目。如崇福镇新都控股每年捐款15万元资助“惠老助餐项目。市慈善总会每年出次50万元资助失能老年人“阳光行动”照护服务项目。同时,合心为老、梧桐义工、青鸟、微光等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等形式提供为老服务。

五是锚准“养老怎样”,全维度落实服务评测

(一)围绕机构养老,推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完善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标准升级版,按照必达指标、综合指标两个指标体系共5个大项目56个小项目,对各养老机构分别进行星级评估。星级评估程序委托第三方机构牵头实施,评定结果直接与运行补助、负责人奖励、机构收费等指标挂钩。年均发放运营补助近400万元。

(二)围绕居家养老,推进照料中心等级评估。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测评标准3.0,每年落实专项资金30万元,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从规划布局、规章制度、运行管理、卫生环境、服务开展、特色亮点、满意度等七个维度对全市各照料中心开展4轮全方位综合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与运营补助挂钩。五年来,累计发放运营补助资金6000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