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双向驱动 赋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日期:2021-08-16 14: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近年来,海盐县围绕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目标,赋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关爱、生活上关怀,通过“社区领军人才”与“社区新秀”双向驱动模式,打造出了一支总数为757万人、平均年龄为35.5岁,92.47%为大专以上学历,48.35%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其中省、市、县级社区领军人才73人,社区新秀39人。

    一是重制度优化,绘就发展蓝图。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治理服务相衔接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将社区领军人才、社区新秀队伍纳入全县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盐委办发〔2019〕45号)等系列文件,明确社区工作者职责定位、管理考核、职业成长和工作保障,为高质量推进队伍建设明确路径。

  二是重人才选聘,注入源头活水。在新一届村(社区)组织换届中把好“选人关”,通过民主选举、公开招聘等形式,有效改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梯次结构,一大批文化程度高、年龄较轻、有开拓精神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目前35岁以下年轻干部454人,占比59.97%。其次,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入围”的统一招录机制,注重选聘社会工作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从源头上提高选聘标准,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三是重培训管理,规范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人才培养要求,每年定期开展社区工作领军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指导服务“五个一”活动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等专题培训。采取定向培训、轮训、以会代训、现场实训等方式,以学代培、以评促培;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提升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对从事社区工作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人员给予职称补贴。2021年,开展全县首期“雏燕工程”培训与社区新秀培育计划,围绕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开展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头脑风暴等主题性、针对性培训,通过阶段性考核,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影响带动更多社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四是重待遇保障,激发干事热情。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优化薪酬待遇结构,建立“三岗十八级”职业薪酬体系和动态薪酬调整机制,做到奖勤罚懒、优绩优酬,确保每年有涨幅。出台《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村(社区)干部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关于海盐县村(社区)工作者实行疗休养的函》,贯彻落实12条政策,为全县城乡社区700多名村(社区)工作者送上“暖心包”等关心关爱措施。

 五是重职业空间,打破身份壁垒。健全职业发展体系,推出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专项周转事业编制,面向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等“高含金量”政策举措,有效打通社区工作者上升通道,极大地提振了队伍士气。截至目前,因表现优异直接提拔4人,公务员、事业编制定向招录11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