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致力推进群众身后事省心办

发布日期:2021-05-20 09:4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近年来,平湖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生态、智慧、文明”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截至目前,实现火化率及生态节地安葬率100%,身后“一件事”在线联办率达97%以上,节地降费、简办新办、便民利民的殡葬改革新格局日益显现。

系统化布局:打造节地生态殡葬新业态

2014年至今,平湖市投入市、镇两级财政资金近1.2亿元改造提升市殡仪馆和镇(街道)骨灰寄存堂,开辟生态墓区3.6亩,增加骨灰存放格位14.3万余个。连续两轮推进全市15座骨灰寄存堂改扩建项目,目前累计共建骨灰寄存格位16.2万个,可满足未来20年存放需求,落实建设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截至目前,寄存堂存放8.7万余位逝者骨灰,累计节约土地近380亩。

平湖市以福陵园公墓为主平台,大力推广节地生态殡葬。该公墓共有节地生态安葬格位5140个。将节地生态葬和海葬补贴标准分别提升至4000元和5000元,已落实节地生态安葬补贴20万元。设立“海葬苑”,将历年来74名海葬逝者姓名镌刻其上,供家属缅怀凭吊。福陵园公墓2019年建设壁葬长廊,设置骨灰安葬穴位920个,2020年新建3亩不保留骨灰的树葬区。累计为1503位逝者骨灰办理节地生态葬,占公墓已售墓穴的20%以上。

近年来,平湖市持续推进惠民殡葬提标扩面,公墓常规墓价格比周边县市低25%-40%,免除遗体冷藏、市内接运、普通骨灰盒等6项基本殡葬费用,减免对象从本市户籍人员拓展至现役军人、在读大学生及缴纳社保1年以上外来务工人员。2012年至今减免费用2960余万元,年均减免惠及3300人。2020年,推出全市户籍人口95周岁及以上老人免费殡葬政策,已惠及105人。2014年以来,全市实行寄存堂免费存放骨灰盒、免收管理费和对新增骨灰入堂存放给予经济补助3项举措,累计免收骨灰存放费和管理费660余万元。

智能化服务:构建智慧殡葬数据代人跑腿

推动身后“一件事”联办。打造群众身后“一件事”一站式联办服务平台,整合联办申请发起、死亡证明开具、遗体火化预约、逝者户籍注销、社保抚恤金发放等多个跨部门业务事项,加强数据共享,优化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逝者家属仅需在村(社区)发起申请,并按预约时间到殡仪馆办理,其他事项均由职能部门主动获悉及时办理,并短信提醒反馈进度,让伤心事省心办。2020年8月上线至今累计为1700余名逝者提供联办服务,联办率超97%。

上线远程实时“云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平湖市积极推出“云祭扫”平台,从福陵园公墓开始试点,归集7058个已入葬墓穴的高清画面方便群众在线浏览、缅怀凭吊。开辟远程缴费功能,实现传统护墓费、管理费等项目线上办理,已为8000余名在册用户提供远程付费服务,广受好评。

延伸殡葬智慧服务。开发“平湖市殡葬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准确记录骨灰存放管理信息,及时反馈骨灰去向,按逝者信息、死亡时间、存放场地等方面分类分层管理,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目前已经归集1.7万余条相关信息,并与政务系统实现对接,为逝者身后涉财事项等智慧服务探索了经验。

简约化改革:营造文明暖心殡葬新风尚

为了推进移风易俗,平湖市以梅兰苑社区曹杨小区为试点推行白事简办倡议,制定《曹杨小区白事简办公约》,33户居民签订白事简办协议书,覆盖辖区近60%住户。同时,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白事简办理事会,全程配合家属简办丧事流程,倡导文明新风,推广生态葬式。为了积极倡导厚养薄葬,将敬老爱老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同时开展孝亲敬老优秀家庭及个人等评选工作。

平湖市围绕“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惠价格”目标,提升殡仪服务质量,提供24小时全天候咨询、值班、接运、冷藏等服务。立足群众治丧需求,增加遗体化妆整容、遗体告别、守灵祭奠、灵堂布置等特色项目,实现服务集成化、内容清单化、价格透明化。截至目前,已为群众提供司仪服务359次、告别厅鲜花布置1421次、灵堂租用263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