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以三大平台做实村社换届“后半篇文章”
2020年12月,浙江省海宁市高质量完成村社组织换届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任班子工作的有序衔接,加强村社换届后续高效运行,市民政局聚焦主职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围绕法人证更换、村(居)务公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两约”修订、全岗通2.0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以及村社干部履职赋能培训等后续工作加强指导督导。
深化阳光村(居)务平台。市民政局第一时间下发通知、以会代训抓好村(居)务公开更新完善工作,要求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落实,并于1月上旬通过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村(居)务公开时间、内容、形式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截至目前,全市229个村社中93%已完成线上“社会基层治理平台”和线下公开栏的公开工作,预计1月底前全面完成。
创新“善治有约”平台。指导各镇(街道)及时修订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各类自治制度。严格规范两约修订程序,将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使用“公勺公筷”、推动婚丧嫁娶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工作纳入“两约”中,体现时代特色。举办海宁市首届善治有约村社“两约”故事擂台赛,拟通过线上“晒赛”和线下竞演打擂形式,挖掘村社村(居)民自治好故事。
构建履新赋能平台。制定新一届村(社区)干部“履新·赋能”六大行动方案,以“分层轮训”提能行动、“上门问需”走访行动、“实事项目”领办行动、“发展蓝图”作战行动、“师徒结对”帮带行动、“网格巡检”优化行动,引导和激励新一届村(社区)干部以最快速度进入角色、最佳状态履行职责、最大程度赢得党员群众信任和支持,打造一支“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基层治理铁军。积极发挥潮城治社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民心学院三大平台资源优势,拟采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对72名新任村社主职干部以项目化形式带教培养,不断提高兴村治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