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坚持早谋划、早安排 力打好换届主动战
村社组织换届是夯实基层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换届正值村社组织任期调整的分界期、“一肩挑”的全面实践期,形势较以往更为复杂。海盐县坚持早谋划、早安排,统筹做好换届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打好换届主动战。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筑牢基础之力,打好村社换届前站
(一)做好村(社区)换届基础材料整理。目前我县共有5镇4街道,120个村(社区),579名村社干部。本次开展村社组织换届的共有120个村(社区),海盐县百步镇为市级试点镇。前期主要对各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岗位设置、职数设置、“一肩挑”人选等相关情况进行排摸,全面掌握各村(社区)基本情况。
(二)开展村(社区)换届专题调研。2020年4-5月,分别赴望海街道、西塘桥街道(开发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针对主要重点、难点村(社区)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主要集中在多村聚集社区、新建城市社区、新居民占比较高的社区与正处于拆迁过程中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三)开展重难点村(社区)问题梳理。对各镇(街道)换届中重难点村(社区)在前期摸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排摸,其中重难点村(社区)问题梳理19个,解答12个,上报县委组织部7个。针对各镇(街道)村(社区)走访过程中基层提出的有关换届政策疑问进行解答,做好村(社区)换届政策研究指导工作。
(四)加入县村(社区)换届专班。为牢牢把握村社换届主动权,进一步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换届工作合力,派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加入县换届专班集中办公,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落实村社换届相关要求。
(五)落实换届成员单位包干联系督导制度。根据我县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深入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县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干联系督导换届工作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并赴包联镇(百步镇、沈荡镇)召开换届工作推进会,进一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为选好选准新一届两委班子打好基础。
(六)开展换届预排人员资格联审。根据《关于村(社区)组织换届中严格把握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各镇(街道)600余名换届预排人员就“是否违反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开展联审,严把候选人(自荐人)参选资格条件。
(七)牵头百步镇(试点镇)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做好百步镇(试点镇)党组织与村(居)委会换届工作衔接,在赴百步镇观摩党组织换届工作后,优化完善村(居)委会换届工作节点安排,解答相关政策问题及材料审核,为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打好基础。
二、凝聚奋进之力,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一)开展村(社区)书记履职大比武。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村(社区)书记履职大比武的要求和部署,以“三社联动”为主题,牵头开展第二期村(社区)书记履职大比武活动,旨在选好村(社区)“领头雁”,加强村(社区)书记履职能力,为“一肩挑”人选做准备。
(二)开展海盐县第二批社区领军人才遴选活动。通过遴选,择优选取20人入选海盐县第二批社区工作领军人才,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能力提升班培训,有计划地加强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整体能力素质,培养造就引领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专业化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队伍,为村(社区)组织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三、坚守服务之星,推进优化社区建设
(一)实施撤村建居工程。结合县撤村建居工作的全面推进,指导武原街道、望海街道开展年度撤村建居工程,完成武原街道撤销黄家埝村、建新村、东门社区、小曲社区、盐北社区建制;望海街道撤销盐东村建制,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保障群众根本利益。
(二)实施社区优化调整工程。指导武原街道优化调整新光社区、海兴社区、海沙社区规模,设立秀远社区、文星社区、齐景社区3个居民委员会;望海街道调整北荡社区规模,设立新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进一步规范社区建设与管理,优化城市社区空间布局,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三)开展农村社区分类评估活动。开展2020年度农村社区建设分类评估工作,推荐5个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12个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公布16个县级提升型农村社区名单,深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推进澉浦实验区建设。澉浦镇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项目再推进,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定东教授进行工作指导,以破解问题为中心,加快推动实验区建设,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探索基层社会海盐模式。
四、严守清廉之风,营造换届良好氛围
(一)开展2020年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自查工作。组织各镇(街道)对照《海盐县村务公开目录》,开展自查工作,确保基层信息公开,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二)落实县纪委加强村居巡查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县纪委关于加强村居巡查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拉高村居巡查工作标杆,派3位工作人员加入专项巡查组,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为村级组织换届提供纪律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三)开展“村规民约、市民公约”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习“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开展“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大讨论,进一步提升村(居)民素质,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谐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