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善”打造“五区”嘉善县全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0-07-16 16: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近年来,嘉善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的工作要求,切实扛起“双示范”建设和成为“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双重战略使命,通过实施“五善”,全力打造“五区”,切实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专项示范地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连续两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得省政府专项督查激励。

一、聚焦善心为民,全力打造民政一体示范区。突出以“善心为民”服务品牌作为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重要抓手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高标定位。将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等民政元素编入《嘉善县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跨行政区域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等民政工作,也被纳入《一体化示范区总体方案》,最大程度体现了民政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上下联动。全市民政系统助力嘉善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嘉善召开,明确嘉善在精准保障、和谐自治、幸福颐养、暖心服务等“九个方面”上当好示范。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分别成立推进长三角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已梳理确定失智老年人照护等7个重点项目和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三社建设等15项政策支持事项。市委书记张兵作出批示肯定。三是前瞻布局。紧扣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委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等编制形成民政设施、社区服务体系等专项规划

二、聚焦首善孝老,全力打造幸福颐养标杆区。深入实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一是高标准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建成800张床位的县社会福利中心,吸引4亿元民营资本建成保利安平和熹会老年公寓,实施新一轮镇(街道)养老机构提升扩建工程,启动建设总投资超10亿元的魏塘、罗星两大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新增床位1092张。建成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家,在2015年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年提升改造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以上。二是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累计为3632名失能失智老年人发放补助资金3424万元。全面推行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连锁化、品牌化服务。率先构建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目前已建立失智专区和社区建立照护“幸福忆站”5家。深化全省医养结合试点,推进医养康养体系建设,健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康养设施,通过养老机构“巡回医疗点”及健康流动服务车等,定期开展健康诊疗服务。建立县颐养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通“95728”为老服务热线,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助餐等十助服务,2019年累计提供诊疗服务1.8万人次、生活照料3.8万人次、就餐送餐26万人次。三是宽领域推动区域养老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养老服务合作,与青浦区、吴江区共签《长三角示范区区域养老合作备忘录》,引进北京保利安平、英国孝尔集团等国内外高端品牌养老机构参与我县养老服务工作。创新养老人才培育模式,与专业学院合作,开展护理员委托培养,吸收培养山海协作单位庆元县籍养老护理人员,建立养老护理领军人才工作室并在全省推广经验。全县已建立11个养老护理领军人才工作室,每年培养护理学员200多名

三、聚焦精准善扶,全力打造精准保障标杆区。坚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有效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一是整合提升救助水平。建立健全“1+8+X”社会大救助体系,整合医保、住建、教育等10个部门37项救助政策,实现社会救助政策融合衔接。在全省率先开展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和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实现从收入型救助向收入型支出型贫困救助并重的转变,救助标准从最高2000元提高到3万元。深化社会救助大数据应用,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异地申请、联合核查机制,基本实现长三角区域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异地通办。二是推进困难帮扶“精准化”。建立困难家庭帮扶清单、困难家庭数据库,整合统筹部门资源,推动社会救助供需精准对接。结合“三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困难家庭“善心十助·千户帮扶”活动,围绕助困、助医、助老、助残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救助。大力实施“暖巢行动”,为160户低保家庭改造居住环境。三是推进社会参与“大众化”。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大力实施“困难家庭大帮扶”行动,健全困难家庭“1+X”组团帮困机制,实现低保家庭100%结对帮扶。积极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困难帮扶,联合基层商会、企业推出公益岗100多个。积极发挥慈善作用,深入开展“善心有约·慈行大爱”系列慈善活动,实施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2019年筹集对口帮扶资金1570 万元。

四、聚焦县域善治全力打造和谐自治标杆区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强化“三治融合”、“三社联动”双轮驱动,努力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是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全域推进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全省率先开展社区协商工作,城乡社区协商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实现全覆盖,天凝镇洪溪村推行八步工作法,创新建立重大村务决策公决制度,入选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高起点编制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提升改造村(社区)服务中心38,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加快推进总投资43亿元的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未来社区省级试点项目,并按照未来社区标准推进农房集聚,3年集聚3万户,新建邻里中心社区服务综合体10个以上二是激发社会组织新活力。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三级平台,实施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县镇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出台社会组织激励扶持办法,全省首创社会组织公益地图,深入实施社会组织双孵化、双提升工程和社群连心·组团服务专项行动,建立长三角社会组织发展联盟,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疫情期间全县共有50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一线值守、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三是推动社会工作新发展。率先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和自然增长机制,出台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扶持办法,鼓励全县青年干部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考试,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引领志愿服务专业化,全县共有社工服务机构21家,社工专业人才1320志愿者13.2万名。

五、聚焦暖心善服,全力打造暖心服务标杆区。作为最基本的民生性公共服务,坚持把民政服务作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支撑。一是跑出民政“嘉速度”。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实现所有民政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25项民政事项和证明实现示范区内一网通办,推出婚育户和身后一件事联办,深化码上办服务,实现所有民政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一证通办掌上办一是打造婚姻新品牌。按照国家5A标准建成婚姻登记机关,推出周六无休、预约、颁证、等服务项目,全面开展婚姻家庭专业辅导服务,婚调成功率达35%,深化“让爱丰盈”婚姻文化品牌建设,以嘉善婚姻文化为背景的微电影《恋恋西塘》和《云在树上》在国际微电影节上获奖。二是深化殡葬“新改革”。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编制《嘉善县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镇(街道)公益性骨灰寄存堂提升改造。深化“绿色殡葬”,创新推出“线上+线下”祭扫服务,建立云祭扫平台,今年清明期间,网上祭扫点击量突破17万余次,免费代为祭扫鲜花14万余支,该做法被学习强国、浙江卫视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