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高质量推进失能老人护理“阳光行动”
随着桐乡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否得到妥善的护理,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随着长护险的介入,使得重度失能老人享受到国家福利政策,但对于生活能力逐步丧失的中(轻)度失能老人来说还未能享受相关服务,这类老人也急需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人员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为此,民政局联合市慈善总会推出中度失能居家老人上门护理服务“阳光行动”,提升老年人幸福养老获得感。
一、创新做法
一是以点扩面,为失能老人提供全覆盖服务。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深入全市11个镇(街道)211个村(社区)开展调研,摸排到约1500名中度失能老人第一手资料。同时,联合市慈善总会出台《桐乡市中(轻)度失能居家老人上门护理服务“阳光行动”实施方案》,将机构评估认定中度失能老人纳入到“阳光行动”的服务对象中,力争做到全覆盖。
二是政策保障,助力中度失能老人居家服务。将中度失能居家老人纳入服务范围,开展为期1年的居家护理免费服务,平均每人每月享受不少于1次。服务项目可以根据老人失能状况和服务需求,适当调整其服务频次和内容。民政局筹集18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向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购买服务,为老人提供护理康养服务。
三是规范管理,为失能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制定《中度失能居家老人上门护理服务项目目录》,开展护理服务项目23项,可由老人根据护理需求自行选择。为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水平,组织开展“阳光行动”护理服务专项培训,累计培训20余次。开展服务回访制度,每月回访比例不低于月服务总量的20%,对在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解决。截至目前,共计服务老人410人,共计1494次。同时,委托社会组织组织开展服务满意度抽查回访,抽查量不少于10%。
二、取得成效
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居家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机制。首先,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监督、指导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等多元联动体系构建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有机融合。其次,有效建立了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阳光行动”项目资金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政府、社会和个人多主体分担,同时加强各部门涉老资金整合,形成合力,更好应对老龄化挑战。
二是有效缓解失能老人护理难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有效地缓解护理服务、日间照料过程中遇到的失能老人“无人护理、无法护理、护理不到位”痛点难点问题。同时,有利于帮助失能老年人申请评估并获得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老年人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群众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显著提升。据抽样回访调查,受益对象服务满意率达100%。
三是提升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水平。“阳光行动”的实施,有效地形成护理服务23项服务标准,进一步促进护理人员专业发展,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团队建设,完善培训师资力量配备,在标准化服务中激发服务活力,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