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我们回家一起过中秋

发布日期:2019-09-30 15: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N晚报记者 付梦婕 通讯员 曹君凤

昨天中午接近12点,一辆小轿车驶进了嘉兴市救助管理站。车还未停稳,车门早已迫不及待地被打开了,两男两女急匆匆下车,直奔救助站大厅。

……生?是长生!刚走了两步,他们就看到一个穿着绿色短袖衫的高大身影。

原本还有些焦急的情绪瞬间转变为难以抑制的欣喜,两男两女中一个瘦高个男子快步上前,声音因为激动有些颤抖,又怕吓到对面的男子,他努力压抑着情绪小心地问道:长生,我是二哥,还记得我吗?

二哥……”绿衣男子抬起头,盯着面前一脸期待、眼眶泛红的男子看了一会儿,眼神中原本的困惑和陌生渐渐被泪水击退,二哥!二哥!

兄弟俩紧紧抱在一起,瘦高个男子胡乱擦了擦脸,回头朝另一个男子喊道:大哥,找到弟弟了!被叫到的男子小跑着上前,三人紧紧相拥。

这感人的一幕,让许多在救助站等候的人都红了眼睛。

陈长生(化名)离开家乡流浪了20年,终于在今年中秋节来临前和亲人团聚了!

两次接受救助

终于成功找到家人

今年629日,城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在市第一医院附近的一家馄饨店里,有一名男子正在捣乱。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该男子无法正常交流,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一概不知,只好将其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

他刚来的时候整个人蓬头垢面的,话也说不清,脾气又很暴躁,根本无法交流。救助站工作人员向记者说起初见陈长生时的情景,我们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判断他可能有精神障碍,所以连夜就把他送到嘉兴市康慈医院进行救治。

接下来的日子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不断往返于桐乡和嘉兴市区,只要陈长生的精神状况好一些,就立即赶到医院和他聊天,挖掘有用信息。

同时,工作人员还给他拍了照片,通过人像识别系统发现他在20153月曾到救助站接受过救助。消息令大家为之一振,连忙找到了当年的救助资料,查到陈长生的家乡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但是,因为陈长生当年是自愿离站的,这个地址信息并没有得到核实。

于是,工作人员分头赶往当年将陈长生送到救助站的建设派出所和此次的城南派出所,想要确认他的户籍信息,可两边的反馈都是查无此人

无奈之下,市救助管理站只能想办法与毕节救助站取得联系,希望通过当地来协查陈长生的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下旬,通过市、县、镇、村层层确认,终于找到了陈长生的家人。

“9月初,我们准备护送陈长生回家,希望能在中秋节到来前让他和亲人团聚。工作人员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巧的是,4日上午,陈长生的二哥打电话给我,说他们要亲自到救助站来把弟弟接回家。

20年来只回过一次家

家人从未放弃寻找

弟弟离家已经20年了,这期间就回过一次家,我们只知道他在嘉兴、湖州这一带打工,平时没有联系。分别时正是二三十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再见时已是四五十岁饱经沧桑的面庞。我这个兄弟不爱说话,身边也没手机,但肯吃苦、愿意干活,20年前就跟着同乡出来打工了。二哥陈峰(化名)回忆道,因为知道弟弟不喜欢打电话,所以他长时间不联系家人也不觉得奇怪。但自从10年前开始,陈峰兄弟几个就再也没收到弟弟的任何消息。

后来我打电话问和长生一起出去打工的老乡,他们都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们这才急了。陈峰露出了愧疚的神色,10年来,我们兄弟几个一直在找他,嘉兴周边几个城市和江苏、安徽等地我们都去过,也问过在这一片打工的老乡,但没有消息。

为了方便寻找陈长生,陈峰带着妻子、女儿和大哥一家都来到了诸暨打工,平时空的时候就到周边几个城市瞎逛,期待着某一天在某个地方能见到这张熟悉的面孔。

可惜,每次都无功而返。

一次次失望后,当好消息突然来临时,陈峰根本无法形容心中的狂喜。这次村里给我打电话说人找到了,我还有点不敢相信。直到见到他的那一刻,我的心才彻底落回了肚子里,我们一家人终于能团聚了!

说话间,救助站工作人员把一袋药递到陈峰手里,这是他在医院吃的药,一周的量,你们记得按时让他吃药。

陈峰接过药,一个劲儿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你们,我们这辈子可能都见不到了!

拉起弟弟的手,陈峰笑着跟大家告别,马上就买票回家,一家人好好过个中秋节!

(市救助管理站   发表于南湖晚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