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范管理,打造便民服务 城市社区用房为“十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打下坚实基础

发布日期:2012-05-15 10: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是社区办公、承载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记者从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目前,全市361个城市社区的工作服务用房总面积为27.66万平方米,全部达到省定不得低于350平方米的标准。全市的城市社区普遍设置了“五室四站两栏一校一场所”,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得到有效利用,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服务需求。

  社区服务用房使用规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的建设,2009年市和各县(市、区)都将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的建设列入了当地政府的实事工程,各地党委、政府深入调研,明确目标,细化方案,通过全面开展城乡社区改造、提升工程,以购买、置换、改造、新建等办法,全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今年年初市委社工办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建造、购买、租赁或移交到城市社区的工作服务用房进行的全面普查,目前,我市361个城市社区(包括城镇社区114个)的工作服务用房总面积为27.66万平方米,所有城市社区全部达到省定不得低于350平方米的标准,社区平均工作服务用房面积达到766平方米,位于全省前列。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全市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的利用率可以说是比较高的。”市委社工办专职副主任金渊告诉记者,在被使用的面积中,社区服务办公用房为149597平方米,活动用房为108716平方米,分别占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的54.1%和39.3%。此外,由于一些新建小区居民尚未完全入住,还未完成社区组建,少数开发商提供给社区的工作服务用房在结构及位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存在暂时的空置和被置换现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对全市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摸底调查掌握的情况,以推进我市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规范管理和服务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用房规范化建设工作,制定以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研究我市的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使用管理办法,从概念、功能设置、配备标准、建立管理、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和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我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的使用和规范管理。”金渊说。

 

  社区便民服务日趋多元化

  嘉北街道阳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面积达17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阅览室、舞蹈室、书画室以及健身房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是办事还是休闲娱乐都非常方便,我们能想到的服务,那里基本上都有了。”阳光社区居民说。

      据介绍,阳光社区自2000年成立时便设立了阳光便民理发室,面向全社区开放,而且高龄、困难老人以及残疾人可免费使用。同时,作为一个以拆迁户为主的新型社区,阳光社区除了配备常规的便民服务外,还根据自身实际大力实施了再就业服务工程。“我们这里拆迁户比较多,不少人没有工作,所以社区便专门设立了绣花服务社,承接来料加工的绣花业务,为本社的失业妇女免费提供工作场所,解决就业问题。”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萍告诉记者,从2005年起,在共建和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社区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先后有五六百人在招聘会上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此外,社区电子显示屏与宣传栏内的招聘信息保持及时更新,再就业技能培训做到定期开展,为社区失土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阳光社区还于2010年开始,将“居家养老”工作作为服务特色之一,专门成立了老龄工作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今后,服务保障、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慰藉将作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三条主线重点推进,并通过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努力构筑有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以及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王萍说。

  “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基本形成

   “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关系到社区的服务水平。前几年,我市的社区用房缺口面积比较大,特别是一些老社区不仅办公用房陈旧,而且使用面积也比较小。”市委社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各地纷纷利用老区整治、盘活国有房产、调整社区规模,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途径,使大部分老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问题得到解决。特别是2009年,市政府将市区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建设工程列为民生工程,市本级剩余的19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也得到全面改善。

      南杨社区地处市中心,以前的社区用房是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只有200多平方米。在社区办公和为居民服务两项并重的情况下,空间实在是不够用。新的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建成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前办公用房紧缺,不仅没有‘一站式’服务中心,而且很多功能性的房间也没有。”南杨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传明说,新的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造好之后,不仅具备了“一站式”服务中心,而且还配备了谈心室、综治调解室、档案室、乒乓室等多个功能室,居民们不仅办起事来方便快捷了,而且在享受到的服务上也比以前要丰富。
      据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的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普遍设置了“五室四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即:党员活动室、居委会办公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综治调解室;社区服务站、社会事务站、社区警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务公开栏、宣传栏;社区市民学校和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得到有效利用,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服务需求。
       据统计,全市95%以上的城市社区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80%以上城市社区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形成了城市“十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万强  通讯员:吴月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