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积极研判 强化措施 确保站内人员安全
随着我市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外来人员流动加大,来站求助人员有所增加,为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同时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入站,嘉兴市救助管理站积极研判,多措并举,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站内人员安全。
一、层层布控,严格履行主体责任
为了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市救助管理站提前预判,周密部署,制定了《嘉兴市救助管理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以站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救助防控组、应急联动组、后勤保障组,要求全站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充分认识病毒的潜在风险,增强做好当前防控工作的紧迫感,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严格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随后又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专题会议,针对新情况、新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布控,强化措施,责任到人。
二、外防输入,严格管控入站人员
自1月23日起,市救助站实行半封闭式管理,体温检测作为入站的前置流程严格执行,凡进入救助站的人员必须由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所有求助人员均须在进站前进行“三询问、二测体温、更换口罩”,并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救助大厅办理相关手续。受助人员物品经工作人员安检、消毒后统一存放保管,坚决将传染源拒之门外。
三、内防扩散,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
一是做好站内卫生防疫,加强食品、饮水、用药等安全管理,做好设施设备消毒、居室通风、衣物清洗等工作。接待大厅、受助区、办公场所、餐厅等公共区域切实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每天坚持用84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并做好记录。二是对受助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滞站人员与新入站人员分区管理,执行新入站人员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制度,每日检测二次体温,不与其他受助人员接触,隔离14天后体征正常转入普通救助区。对滞站人员每日分二次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测温记录。三是做好餐厅的消毒工作,就餐实行分餐制,督促受助人员餐前洗手,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四是要求站内工作人员、保安每天二次分别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工作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接待来站求助人员。
四、积极作为,筑牢源头安全防线
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大、生活环境差、自我防护意识弱,属于易感染疾病的高危人群。市救助管理站积极作为,措施得当,织密救助网,避免移动风险点,强化源头管控,筑牢安全防线。到目前为止,救助站受助人员及工作人员未发生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例。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疫情防控,是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负责,也是对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保障。市救助站坚持科学防控,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全方位精准精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有效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保障救助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市救助管理站)